1998年对中国来说可谓大事纪念之秋:邓小平逝世1周年,周恩来诞辰100周年,刘少奇诞辰100周年,改革开放20年……出版界自然围绕这些主题号角齐鸣。时下,时政类图书渐次浮出水面,成为一道绚烂的风景,即是出版界紧密围绕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做文章的若干“大动作”之一。对此,业内人士一般评价为:品种丰富,销数巨大,精品迭出。
市面上销势旺盛的有:经济日报出版社的《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》、《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》,北大出版社的《中国企业批判》,今日中国出版社的“中国问题报告”系列丛书等。
贴近生活,研究阐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,无疑是’98选题中最突出的亮点。记者从新闻出版署图书司获悉,各地出版社对国企改革及改革中出现的腐败、下岗等问题均有选题安排。如中国发展社的《大重组》、《企业并购》,陕西人民社的《中国“公贿”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》,江西人民社的《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》等,都力求超越短平快的肤浅,为现实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。
销数巨大,是这次“时政书热”的显著特色。中青社的《强国之路20年》订货高达880万册,江苏人民社的《收购中国》一次订货会即出手10.5万册。其他品种也大多有不俗销数,显示出读者对这方面的强烈关注。
出书快,是另一特色。一本书从接到稿子到装订成册只需两个星期已屡见不鲜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大多数书的面世是“有组织、有预谋”的,从前期的选题策划、组稿、出版到后期的宣传策划无不经过精心安排。因此,出书快的背后实则是精明出版人的眼光与运作能力的较量。
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是中国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矛盾集结点。目前,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,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社会问题,现在无一不以更严峻与复杂的形式向国人提出挑战。政界、学术界、民众对其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热忱无疑为出版界提供了绝好的契机。
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图书的品格,此次不同以往的作者类型是形成图书热销的决定性因素。
一是“学者型记者”的加盟入伙。他们多为各大媒体资深记者,由于职业关系,在资料的占有、视野的开阔上均有优势;以其围绕一系列重大事件、决策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内幕的大胆披露,直面风雨的品格和鲜明的针对性秀出于林;在语言上,政论性与新闻性相结合,通俗而明快,以生动而富有激情的笔触,勾勒了中国社会特殊时期的恢宏图景。
二是自称“贴近粗糙的地面运行,而不是在半空中跳舞”的学者的鼎力担纲。此间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“问题”意识的转换。正如《现代化的陷阱》的著者何清涟女士认为的“最大的突破在于谈的是‘真问题’,而不是那些允许被谈的‘伪问题’”。作者们拂开了浮在国情这一领域面上的学术泡沫,对中国改革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释和回应。
由于特有的理论勇气和学理价值,较之以往的时政类图书,这次出版的书大多一扫应景与陈腐,而更多了一份“谨慎冷静、平和乐观的心态”和“播种造林”的建设性。
此外,还有一种观点则要从文学界寻求解释。他们认为,文学作品对现实题材的疏离无异于将阵地拱手相送。“伤痕”和“反思”文学潮流过去日久,中国当代文坛飞舞着“一地鸡毛”;尤其是近几年,小说由“宏大叙事”日渐转入“私人叙事”,优秀报告文学更是踪迹难觅。文学界对现实有意无意的“淡出”,客观上为时政类作品的“凸显”留下了一席之地。
在如潮的好评中,自然也有批评之声。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固然难掩“杂凑”痕迹,就是眼下最叫好的几本书,客观上说,也有一些流于资料的堆砌,而缺少理论的提升与概括,表现出对宏大事件驾驭的底气不足与力不从心。再加上缺乏谨严的方法论,又似乎有感性、情绪色彩过浓之嫌,太粗线条、写意化之嫌。